首页 > 酒店新闻 > 行业动态

AG真人- 官网|无人机阵营异变,谁在主宰六大市场?

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7:54:08    次浏览

很多读者认为无人机就是航拍机,这其实是非常片面的。也有人认为,无人机之争就是单纯的技术之争,这也是片面的。目前,无人机市场的新趋势正在酝酿。其最显著的特征:竞争由技术比拼和专利打压,转向被产业巨头深入渗透和影响。在国内,许多产业大佬已经参与到无人机产业中,形成了影响中国无人机产业格局的幕后推手团,催熟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各个分支。简单而言,无人机的竞争,已经变成了几大产业的“无人机+”竞合。但很多人可能并不了解,这些巨头是谁?有哪些代表性无人机公司?又具备了什么样的特质? 产业阵营1:传统本行商业潜力:★★★★☆代表企业:【大疆】传统老品牌核心特质:专注无人机创新研发,第一代同业竞品参考如果说,无人机市场是一个江湖,那么,相对于极飞、一电科技这些老江湖而言,大疆必然是消费者心中的传说。质疑大疆的人多,认可大疆的也多。你看那些电商的广告,一切向DJI看齐,秒杀DJI……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,大疆靠自己成为了行业的一代标杆;甚至我们可以这么说,无人机的第一次风口,就是因大疆而起。从产品创新、到口碑营销,以及投融资发展,大疆的成长算得上稳扎稳打。尽管新加入者不断刷新,但大疆根深蒂固,很难撼动。这些优势尤其停留在它所擅长的专业级消费无人机上,比如精灵。而新发布的Mavic Pro市场表现虽然不俗,但6499元的高价再次把很多玩家挡在门外。在行业领域,如植保无人机,气势满满的大疆尽管业绩不错,但似乎仍未盖住极飞;但大疆已经透露,其行业应用与消费级品类的份额比重将从2:8调整到5:5。然而,如果无法占据足够分量的行业巨头支持,这份新战略也必然将面临着重重困难。 产业阵营2:国家工业商业潜力:★★★★☆代表企业:【博瑞空间】工业无人机名片核心特质:“北斗+三一”国家战略级代表联手,改写行业标准工业无人机对专项功能的品质要求,远远高于平均水准,这也排出了大量竞争者。因此,博瑞空间显得尤为与众不同——其最引业界瞩目的,除了自主智能技术,就是“北斗导航”和“三一集团”两大背后势力的联袂搅局。两家代表国家战略的顶级工业巨锤同时浮出水面,为博瑞空间在工业无人机领域的龙头地位一锤定音;并助力其在第一次发布会后,迅速收获到价值不菲的工业订单。但凭心而论,作为一家新晋入局的无人机企业,博瑞空间的品牌影响力仍有不足,其未来表现具有一定未知性,很难评估。 而站在背后两家巨头的发展历程和实力、野心思考,或许很快,“北斗”和“三一”的无人机战略,将覆盖到全部B+C市场?对局内人而言,这是一个不得不关注的变化。工业无人机市场更看重的是产品专业度和产业链资源整合,从而诞生出工业巨头背后推动,无人机创业公司打前阵的模式。 产业阵营3:互联网娱乐商业潜力:★★★☆☆代表企业:【零度】无人机潮牌核心特质:颜值设计+社群分享,多维度导入流行文化从雷柏的潮流外观,到腾讯的时尚社交,零度一直在超越,却从未爆款。遗传了雷柏感官基因的零度,产品造型和BD合作线都充满了青春品味。这也是一个老牌电脑外设商,在无人机领域深耕细作的外在体现。甚至与腾讯的合作,也可以理解为是其对“新潮流”的试水——通过海量移动设备数据端口和产品(比如微信、QQ),无人机可以采集庞大的数据。当这些数据转化为社交内容,一个吸金的视频分享社区初见模型。这是手机或无人机厂商自己的APP难以实现的。在颜值社交的今天,“让人眼前一亮”的工业设计,以及时尚的分享体验,是零度的重要特色;但这家从固定翼转多旋翼的无人机企业,尽管拥有不错的技术,也拥有高颜审美,却一直没能特别出彩。而亿航和一些以低价定位的新晋厂家所推出的产品,也让零度的竞争优势受到弱化。 产业阵营4:电子制造商业潜力:★★★☆☆代表企业:【昊翔】大牌技术捆绑核心特质:英特尔入局,供应链打造核心竞争力十次炒作赶不上一个大佬——目前,英伟达、高通、三星以及国内芯片厂商联芯、全志均加入了战局。除了与英伟达合作的博瑞空间、与高通合作的零度、零零无限,最博眼球的就是IT界的另一老炮儿英特尔,斥重金6000万美元投资昊翔,将CPU的高性能计算技术应用于无人机的开发之上,这让昊翔Typhoon H荣登全球科技类相关媒体的头条。通过大小展会、媒体报道可以看出,这家以航模和代工起家的无人机公司,已经确凿成为了英特尔推广其科技方案的新载体。然而,昊翔并非唯一对象;或联合多个无人机厂家、或自主研发,英特尔的做法其实是提供上游方案。因此,除了在宣传上占有一定优势,产品落地和定价策略依然是重要的消费参考标准。对于过往“雷声大、雨点小”的昊翔来说,当资本热度逐渐退去,现实中竞品的压力与技术的难题,依然庞大且艰巨。 产业阵营5:金融资本商业潜力:★★☆☆☆代表企业:【零零无限】资金扶持核心特质:资本变身催化剂,加速无人机的变革脚步同样是玩资本靠山,零零无限至少在产品设计上做出了看得到的改变,而不光是2VC。这和网友评价亿航的“从什么时候开始,市场烟雾够资格成为新闻了”相比,信服力更大一些。之前的记载,零零无限已获得了总额2500万美元的融资,且投方众多。包括IDG、金沙江创投、真格基金、ZUIG等等。这或许和创始人斯坦福的名校光环不无关系,但投资人竟能容忍他们花费两年,做出现在的东西,一定信心很强。所以,尽管第一代亮相的产品,只能算是个简版的飞行器,且质疑点众多,我们仍可以猜测,零零无限正在试图打造、普及新一代的家庭用无人机产品,改变“大疆”的凌霸格局。当然,我们也不排除零零无限的无人机只是炒作,其真正的发展方向另有其他。但无论如何,都需要背后的投资方,宽容更多的时间和资源。 产业阵营6:智能硬件商业潜力:★★☆☆☆代表企业:【小米】相近产业跨界核心特质:相关产业的试水,入市策略多元都说黑科技好跨界,以“机器人+互联网”出身的臻迪无人机算是比较顺利的案例;而小米则显得有些尴尬。从手机、平板、盒子、手环,净化器,甚至台灯,小米对时尚智能产品的追求淋漓尽致。在无人机刷屏朋友圈后,跨界先锋小米,以低价产品入局,冲击无人机疆域。小米本身是智能硬件的大咖,这一切看起来顺理成章。但专业和非专业之间的距离,并不是靠粉丝热情和出货速度解决的。这一款玩具品质的娱乐机,从澄清发布会炸机是电池电量不够,到召回已发货产品也是因为考虑电量续航问题,小米一直在用最多的炸机理由回避一切质疑——这是一个通用的官方说辞,安全且难以辩驳。可惜,粉丝不是发烧的屌丝,市场还要靠品质说话。 总的来说,智能大家庭的成员们跨界玩无人机,小米不是第一个,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。尽管小米失败了,但智能集团的产业力量,仍然是影响无人机市场未来格局的重要基因,这一点不可否认。从差异化到产异化,所谓割据者生存,无人机企业必须在垂直领域实现“割据”,占据优势地位才能在竞争中胜出。上述六个例子,旨在简单介绍了目前具有产业属性的几大割据优势市场。无人机行业必然从当前的混战走向垂直战,走向以产业巨头主导的差异化战争,这意味着它们不仅要比拼技术、专利,还要拼资源整合能力。———— END ————最后,请问各位读者,这六大无人机行业,你看好哪个?内容转载自公众号 磐石之心了解更多